欢迎访问合肥新闻网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际新闻 民生新闻
时政新闻 经济新闻
军事新闻 体育新闻
部委信息 政坛人物
时事观察 政策解读
法治生活 法律法规
安全生产 食品安全 生态环保
健康卫生 房产商情 财经在线
娱乐资讯 旅游天下 科技之窗
文化名人 文化产业
中华情缘 书画收藏
报料投稿 查询系统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科技之窗 >

访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

时间: 2014-01-13 15:16 作者:威展 来源:网络整理 点击:

人地分离,农民出路何在?—访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

政府当前要慎推以规模化集中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现代化”。从当前中国国情来看,城市是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极,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将农村暂时保留为进城失败农民的退路,可以为中国正面临的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缓冲带。

  “三农”学者贺雪峰和他带领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学者和学生常年在中国各地农村驻点调查。他痛心于中国许多就农村问题发言的专家学者、媒体人和决策制定者缺乏对中国农村真实情况的把握,喜欢凭借一些概念化的语言来认知农村,或者囿于部门利益,急于由政府推动一些看似美好的概念。他自称“小农立场”,许多观点往往与主流有异,却因为接近真实社会,颇值得思考。

  在中央启动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施政着力点的本轮农村政策之时,《南风窗》记者就相关问题对他进行了深度访谈。

  

  中国农业不成功吗?

  《南风窗》:本届政府提出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在内的“四化同步”的施政纲要。一个重要说法是,中国目前带有兼业性质的半工半农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耕地抛荒多,不仅是农民收入无法提高的重要原因,并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粮食安全,到了必须用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来提高效率的阶段。

  贺雪峰:有人以当前农村出现季节性抛荒来证明,中国农村无人种田,谁来养活中国将是大问题,实际上,当前中国耕地生产农产品的能力相当强。我们在农村调研,的确发现普遍出现季节性抛荒,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却仍然实现了粮食“十连增”。这意味着,如果粮价上涨,农民可以很快提高复种指数,即从种植一季到种两季甚至三季,生产出更多粮食。这种巨大的粮食生产潜力意味着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抛荒是因为劳动力价格上涨,提高复种指数所需劳动力成本增加,无利可图。

  当前国内许多经济农作物价格的暴涨暴跌,说明农产品供给总体是过剩的。如果总体短缺,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不应该是暴涨暴跌,而是不断上涨。

  的确有些农村已经十室九空,90%农民都离开村庄,只剩下少数老人留守,以中国之大,有少数这样的村庄也很正常。这样的村庄往往是人地关系十分紧张、土地贫瘠的高寒山区,本来就不适合种粮,是应该退耕还林的宜林地区。不能以此来概括中国的主流农业社区。

  中国还有近7亿留村农民,所有肥沃的耕地都被精心耕种着。在还有7亿留村农民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农民获取农业收入与农业就业,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保留进城失败农民的退路才应该是政策的主要施力点。惊诧于“谁来种田”,真是非常的幽默啊。

  30年来,中国农产品供给可谓物美价廉、品种繁多,极大地满足了全国人民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个过程中,除了最近几年,国家以前几乎没有给农民补贴,反而向农民收钱,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中国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样的农业还不成功?有人说,中国农业的以上成功是以数以亿计的劳动力从事农业获得的,但是反过来看,既然城市不可能在短期内让9亿农民进城安居,9亿农民中的中老年农民在城市缺少就业机会,农民就需要有来自农业的收入和农业就业。也就是说,农业不仅提供了廉价农产品,而且为留村的近7亿农民提供了农业收入和就业机会,为进城失败农民提供了返回村庄的退路,这样的农业还不成功?

全文阅读

文章得分: 评分: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

国际新闻

更多>>

民生新闻

更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报社动态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查询系统
Copyright©2022 www.8w8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合肥新闻网 企业信息
信息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疑问联系客服! QQ:501734467